身邊的「送子觀音」

品名:送子觀音玻璃畫神明彩

典藏單位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

本件文物製作於戰後,年代較新,反映了現當代台灣社會對送子觀音的信仰。畫中的觀音身處竹林,手抱一位童子,善財和龍女環繞其中。展現了世俗生活中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場景。畫作色彩明豔豐富,也體現了普通民眾頗具市井色彩的審美觀念。

相關的其他民間信仰

臨水夫人陳靖姑,生於唐代,是福建省古田縣人。福建、台灣和南洋閩籍華人崇奉之女神。臨水夫人從小慧性過人,曾拜師學習各種法術,功力深厚,多次為地方除害。二十四歲時,以懷孕之身祈雨,被精怪陷害,致流產而死。臨終留下遺言:「吾死後必為神,救人產難」。後來果然屢屢救人,並於臨水除去白蛇精,於是被人們立廟奉祀,稱為臨水夫人,成為庇護婦幼的鄉土神明。因此,產婦如果想要生產順利就要拜臨水夫人,想要生子則拜註生娘娘或送子觀音。不過有些地區的信眾將「臨水夫人」視為「註生娘娘」。

品名:臨水夫人全身木雕像

典藏單位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

本件木雕應該係以完整木材雕刻而成,人物、配件、底座為一體。木胎疑似取自樹幹及樹根之連接處,且為木理較複雜之木種。此木雕神像為民間信仰之神像,即陳靖姑,俗稱註生娘娘。此木雕神像表面上有紅、黃、綠、藍、白、黑、粉紅、金等各色彩繪。本件神像採立姿,身纏飛帶,容貌豐圓,顯現英武又詳和巾幗氣概。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