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媽祖傳說故事
媽祖信仰從宋代發展至今,在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媽祖顯靈的傳說故事,而媽祖信仰作為台灣最普遍的信仰之一,各地香火鼎盛的媽祖廟都出現過大大小小的顯靈事蹟,在信眾的宣傳及渲染下成為廣為人知的傳說故事。
鄭成功與媽祖

鹿耳門天后宮
1661年鄭成功準備攻取台灣,在抵達鹿耳門港外時發現鹿耳門水道水深太淺無法通行,鄭成功於是在船頭擺設神案拜求媽祖庇佑,一時間潮水大漲,鄭軍揮師直入,攻下熱蘭遮城。為感謝媽祖庇祐,鄭成功在北線尾建廟奉祀,後在地方仕紳的捐助下擴建為天后宮,稱廟中奉祀媽祖神像為「鹿耳門媽」,又稱「開基媽」。

安平開台天后宮
鄭成功攻下台灣後,在安平興建天妃廟,供奉從湄洲奉請的三尊媽祖。在明亡後湄洲祖廟要求奉還神像,雙方決定以擲茭的方式請示媽祖,最終決定將大媽、二媽迎回湄洲,而留三媽繼續駐留安平天妃廟。而後在中法戰爭爆發期間,常有百姓於黃昏時看見媽祖騎馬在海邊奔馳守護一方平安。在1895年台灣割讓以及1938年中日戰爭時都有信徒見到媽祖落淚的神蹟。